Thursday, 10 December 2015

历史·循环

人生,总是有许多许多的循环,
一遍又一遍,
生生不息。
仿佛紧贴着自己命运的诅咒,
在一辈子的时间里,
无论如何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事物中,
总是依然能看见过去的自己,
那磨灭不去的曾经,
仍然拖着长长的影子,
重蹈覆辙。

这是人类一生中,
逃不掉的定律,也是无法被打破的习性。

是夜,
又看见过去的自己,
与曾经拥有过的自我,
再度刻划出逝去的轨道。

Saturday, 1 August 2015

失望,习惯了,就会失去它。

希望,也一样。

纵使,对立。

爱着的她,很伤心。因为他给的一个希望。一个虚假的希望。

他说过,不撒谎,却辜负了她。

他,依然爱着她,依然喜欢着她,纵使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可是,她却没有嫌弃他,也没有放弃他。

他的职责,是保护她,爱护她,不让她受伤,不让她伤心。却没有做到。

他的不负责,他的吊儿郎当,他虚假的希望,并不是因为没那么喜欢,并不是因为曾经受过的伤,只是他太懒惰,太随性,太爱拖延。

他,滥用了她的喜欢,辜负了她。滥用她的包容,理所当然以为她没有脾气,却忘了当初说过要好好呵护她的那些承诺。

犯了错,道歉后,又如何?

她受伤的心,已经刻画下一道不可磨灭的疤痕。

他,知道,应该如何,却没有做,这是为什么?

他,是时候醒觉了。

乘,她,还能原谅自己。

千万不要再犯,因为,她,还能原谅多少次?

凯诗

你,二十二岁。

今天的你,很伤心。

快乐的七月,却让你带着受伤的心,舔着伤口痛苦地入睡。这,不是疲累,至少不是身体上实质的疲累,而是牺牲换回来的虚脱。精神上,期待的疲累,不断让你质疑自己为什么会踏上这段感情的路途,这样的路,太累,太苦。

你的喜欢,怜爱,迷恋,付出,牺牲,对于他,算什么呢?

他是否其实根本就没那么在乎,没那么喜欢?

抑或他,一直都想放弃这段感情?

你不知道。

他给的承诺,好似秒数货币交易市场,时好时坏,时起时落。兑现的,几乎不曾用两只手数过。而落空的,却犹如鬼魅般一直在脑海中念念不忘。你曾说服自己不要太严格,不要太过高要求,只要他用心爱你,一切都可以是过眼云烟,他所带来的失望都可以试图遗忘。可是,他却一次又一次让你失望,再一次又一次地讨好你,寄望你的原谅。并不出奇,你也一次又一次去掩盖自己对他的失望,企图蒙蔽自己,企图欺骗自己。

最后,你累了。

你怨恨他,为什么再三给予你希望,却依然残忍地让你失望,纵使他依旧记得你讨厌这样。你更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不论如何,都一直去付出、给予、成全他,却依然没有得到一点的悔改,一点的重视。你不懂。

你的生日,他忘了给你礼物,你相信了。要寄送的礼物,到相隔六百零三公里外的家给你,他答应了,却得到你耗尽一整个星期的希望重重落空的失望。他,到底在做什么?他,到底当自己是谁?他,到底有没有在乎,或者在乎过自己?他,到底喜欢自己,爱着自己吗?

你很想知道,却不想面对知道真相后的自己。

由他,告诉自己,好吗?

Sunday, 26 July 2015

再•续

接近一年的时间,逃避、怠惰和什么其他的一切,都不再应该是藉口了。

很久,很久,已经久得都忘记曾经,还拥有这属于自己的地方。虽然不尽然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却可以让自己在那片刻,有主宰自己世界里角色的至上权利。

逃避,依然是藉口。

懒惰,更是驾轻就熟的理由。

真正躲开这里的原因,是懒惰,更是逃避。懒惰,是去厘清序乱的思路,想就此放纵它挥霍纷乱的自由,占据理智与冷静的席地,纵横于隐藏已久的冲动。而逃避,是去躲开明明已经知道,已经明了,看透真相的事实。逃,假装什么都依旧没变地逃,假装平安无事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逃。

一年,那么地快。

快得让人不知所措,甚至那份曾经的狂妄桀骜都已不复存在。

沉淀的心情,却没有随着日子的过去而更平静淡薄,依然随着时间的飘流而高低起伏。这,也说明,那份浅浅的悸动依旧还在,却早已易主他人,不再归属曾经的那些过去,那些稚嫩。


再,让自己继续曾经那份真诚。坦然,去面对人生赤裸的人性。诚实,对自己毫无保留。

Sunday, 17 May 2015

道歉

对不起。

一把很让人厌烦的声音,不断不断地重复着。

无论声线有多么地有磁性、多么地美妙,无论语调有多么地诚恳、多么地动人,再怎么样,都没有办法去挽回些什么。

满满的歉意,从口中倾泻而出,一直流入听众的心坎里去。

这些歉意,带来什么?

这些歉意,能改变些什么?

知不知道,也不重要了。

因为,除了恳求受害的群众包容以外,无法去更正过去,也无法保障外来。杂夹的,不过是过份的不谅解,反客为主的耻恶行径。除了什么也不做,更要求被伤害的对象能谅解犯下的错误,去原宥犯错的自己,更要别人都给予自己的肯定,去开脱自己的错误,博得全部人的同情。

那么,有谁,去同情受到伤害的灵魂?

没有。                                              

连受害者自己都没有。

对不起,不过是要求受害的人不去追究自己的责任,进而去体谅、去感受祸首那种不安的心情,并为犯错的人们给予同理心,毫无计较地去忽视那些造成的伤害。


道歉。并不是弥补错误的起点,而是继续犯错的肯定。

Tuesday, 12 May 2015

坚持·执着

坚持仰或执着,全然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生活当中,我们无可否认地面临很多诱惑,而只有清楚划分出需要和想要的所求才能帮助抵御灯红纸绿的这些诱惑。

有时,我会想想我们牵手的一些目的和原因。不是因为置疑感情的真诚,而是需要明白我自己对这份感情的初衷,并时时刻刻去提醒自己不要在这条道路上迷失自我。我曾经很笃定地认定,你就是我在人海中寻觅的珍贵,得来不易,所以更应该珍惜所有。

在这近一个多月以来的时间,我依然在坚持着这份感动的邂逅,并不是我念旧的个性,也并不是我爱那份不值什么的面子,而是我深深了解我生活里的需要和想要。

能让你挂念的那份情感,在我的生活里,扮演很重要的元素。因为懂的去珍惜、爱怜,让我更有情感,让我更懂得在生活的小事上看到爱的存在,让我活得更有人性。

生活里,你是我的需要。

想要,是可以按奈的,就算当下并没有去得到也无伤大雅,只要在未来还有机会,还是可以去争取去把握的。相对的,需要,是构成生活的基本要素,失去任何要素中的一种,对生活的影响非同小可。需要,就好像面包,是能在实际面上填饱肚子的粮食,而不是所谓精神上的富裕,只能给我们走下去的支持。

对于生活中的需要,再努力,都要争取到,再艰难,都要紧握到。不论有多少困难和阻扰,不论有多少障碍,不论路程有多艰辛,都要怀着信念,都要紧握着那份坚持去获得。只有获得生活的需要,才是对自己的交代,才是对自己的尊重,人生虽然不会因此而美满,但却充满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痕迹。而一切并不属于需要的一切和全部,都只是人生道路上的诱惑和歧路,而在想要和所求上,面对重重的考验和挫折依然不懂得放下的意志,才是执着,才是不应该强求下去的执念,因为继续的坚持,并不是对生命的责任感,而是虚耗珍贵的光阴而已。


我们,要懂得辨别所需,所想和所求。所需就要坚持求得的意志,所想就需要明白适当的失去也是一种对生命的交代。坚持、执着,一念之差。